2015中国传播学论坛概要
本届论坛由中国传播学会(CAC)主办,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承办。主办方与承办方邀请了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CICS)、《传播与社会学刊》等海内外著名学术机构与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参与本次论坛的学术研讨。
2015中国传播学论坛以“传媒业变革与传播学创新”为主题,邀请学界、业界和政府、企业人士共聚山城重庆,共襄论坛盛举。设置三个独立专题:“城市传播”、“媒体与城市日常生活”、“商务传播学建设与传播学创新”,八个分论坛:“政治传播”、“传播与社会”、“报纸与电视传播”、“新闻生产与传播”、“网络舆情传播”、“媒介使用”、“媒介融合”、“传播伦理与法治”,同时举办“媒体裂变中的传播学何去何从”圆桌论坛。
本次论坛共收到中国传播学会会员、全国新闻传播院校师生及其他对新闻传播研究感兴趣的人士投寄的论文214篇,经过组委会初审、五名匿名专家复审,大会最后录用宣讲论文90篇,录用率为42%,参会人员200余人。
以下是会议具体议程:
会议总体议程2015中国传播学论坛概要
时间 | 议程 | 地点 | ||
11月6日 | 09:00-21:00 | 与会代表报到 | 科苑大酒店/军盾宾馆 | |
学会理事报到 | 科苑大酒店 | |||
19:30-21:30 | 中国传播学会理事会议 | 科苑大酒店一号会议室 | ||
11月7日 | 08:00-08:30 | 与会代表报到 | 民主湖报告厅 | |
08:30-09:00 | 开幕式 | |||
09:00-09:20 | 合影 | 主教学楼台阶 | ||
09:20-11:00 | 主题演讲 | 民主湖报告厅 | ||
11:20-12:10 | 专题报告 | 民主湖报告厅 | ||
11月7日 | 14:00-15:50 | 会议专场/分组讨论 | 专题一 | 主教学楼517 |
分论坛一 | 主教学楼515 | |||
分论坛三 | 主教学楼512 | |||
分论坛五 | 主教学楼510 | |||
分论坛七 | 主教学楼506 | |||
16:10-18:00 | 会议专场/分组讨论 | 专题二 | 主教学楼517 | |
分论坛二 | 主教学楼515 | |||
分论坛四 | 主教学楼512 | |||
分论坛六 | 主教学楼510 | |||
分论坛八 | 主教学楼506 | |||
11月8日 | 09:00-10:20 | 圆桌论坛 | 国际会议厅 | |
10:30-11:40 | 大会交流 | 国际会议厅 | ||
11:40-12:00 | 闭幕式 | 国际会议厅 | ||
13:50-17:00 | 市内红色文化考察 | 科苑大酒店门口候车 |
开幕式与主题演讲
时间: 11月7日08:30-12:10 地点: 重庆大学A校区民主湖报告厅
开幕式 | |||
主持人:董天策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 |||
08:30-09:00 | 致辞 | 杨 丹 重庆大学副校长 | |
致辞 | 张永才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 ||
致辞 | 戴元光 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传播学分委会会长 | ||
致辞 | 马胜荣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 | ||
合 影 | |||
09:00-09:20 | 合影(地点: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台阶) | ||
主题演讲 | |||
主持人:石义彬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 |||
09:20-11:00 | 如何对待西方传播学理论——我对美国主流传播学文献的述评 | 李金铨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学系讲座教授 | |
网络传播与集体行为:理论及方法的几点思考 | 陈韬文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长江学者 | ||
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中国政治文化 | 邵培仁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 | ||
新媒体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 谢新洲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 | ||
电视2.0时代与实务传播教育的革新 | 何 舟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主任 | ||
从网络集群行为到网络集体行动 | 董天策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 ||
大数据传播:互联网文本大数据的获取和利用 | 李 军 上海萌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 ||
专题报告:城市传播(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城市传播研究团队) | |||
主持人:黄旦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 |||
11:20-12:10 | 移动性:城市传播研究的一个视野 | 孙 玮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 | |
影像都市:大屏幕与公众都市经验——以上海为例 | 陆 晔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 ||
连接城乡:作为中介的城市传播 | 谢 静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 ||
互动城乡:上海七宝古镇公共自行车网络的空间生产研究 | 周海晏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 ||
专题一 媒体与城市日常生活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城市传播研究团队)
时 间: 11月7日14:00-15:5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17
主持人: 谢 静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评议人: 孙 玮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 | 报告人 | 作者单位 |
重塑“地方之爱”:城市徒步中的传播与政治——以上海D旅行为例 | 张昱辰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
微信时代的媒体与城市生活——以微信公号“一条”为例 | 董倩 |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
可沟通城市:基于“人”的道路标识系统——上海、台北比较研究 | 李美慧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学院 |
空间的偏向:电话网络与晚清上海的都市“交通” | 金庚星 |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
建造对话空间:以川俣正的即地艺术(Site-specific Art)作品为例 | 季凌霄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
自由讨论与评议 |
专题二 商务传播学建设与传播学创新
时 间: 11月7日16:10-18:0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17
主持人: 程金福 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商务传播学”学科建设负责人
评议人: 董天策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 | 报告人 | 作者单位 |
商务传播学在新闻传播学中如何进行角色定位? | 程金福 | 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 |
广告传播史论中的主要议题 | 李志强 | 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 |
金融营销传播中的主要议题 | 吴芹 | 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 |
国外商务传播学发展对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启示 | 倪琳 | 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 |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写的变化与创新 | 吴培明 | 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 |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理念与策略创新 | 李雯 | 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 |
自由讨论与评议 |
分论坛一 政治传播
时 间: 11月7日14:00-15:5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15
主持人: 曾润喜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评议人: 廖圣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 | 报告人 | 作者单位 |
社会化媒体中政治传播的“失衡螺旋”现象 | 程果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
抗争表演与媒介动员:底层维权的另一种解释框架 | 郭小安,刘明瑶 |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构建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政治传播的新秩序 | 徐旭伟 |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
新媒体的政治以及社会组织功能探讨:关于社交网络使用及其对线下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 | 马英莹 | 香港浸会大学 |
国外政府传播的创新实践研究对中国政府传播范式的启示 | 潘晓慧,周志鹏 | 深圳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
“像化”国家形象的认知机制研寻 | 刘丹凌 | 西南大学 |
论全媒体背景下的政府形象传播 | 孙宜君,陈尚荣 |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
政治传播学视阈下的习大大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 孟湛东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中美政府社交媒体的公共危机传播比较研究——以天津港爆炸、波士顿爆炸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为例 | 袁靖华,郝文琦 |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学院 |
智库国际传播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 王眉 |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
大众媒介时代美国政治传播与民主关系透视 | 许正林 |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
地方主义的再生:一个知识精英的自媒体实践 | 赵爽英,任皎瑜 |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自由讨论与评议 |
分论坛二 传播与社会
时 间: 11月7日16:10-18:0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15
主持人: 彭逸林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评议人: 贺建平 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 | 报告人 | 作者单位 |
新媒体对中国婚庆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 谢冰鑫,罗天彪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
控制•影响: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 庄美连 | 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
从生活世界到女性世界——论当代文化研究的“性”主流 | 王硕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新媒体语境下汉服趣缘共同体的建构 ——以“福建汉服天下”为例 | 刘佳静 |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媒体环境下品牌意义生成机制的符号学研究 | 蒋诗萍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数字交往语境中的主体之维----基于社交型媒介的传播价值分析 | 张军锐 |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暨南大学人文学院 |
通过陌生性去沟通:陌生人与移动网络身份/认同——基于“个体化社会”的视角 | 张杰,殷文 |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审计学院 |
社会沟通与沟通社会 | 周廷勇 | 西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 |
陌生人社会的社交网络与社会互动 | 许同文,吕云虹 |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UM)文献述评 | 徐迪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探究在浪漫关系中冲突策略、禁忌话题、同意与否、是否最终解决、感知可解决性与连续/非连续争论的联系 | 贾纯阳 | 美国莫瑞州立大学 |
自由讨论与评议 |
分论坛三 报纸与电视传播
时 间: 11月7日14:00-15:5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12
主持人: 张 瑾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评议人: 张新华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 | 报告人 | 作者单位 |
纪录片与文化记忆 | 孟婷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多模态叙事在二战纪录片中的体现与发展——以《高清二战》与《战火中的世界》为例 | 陈智勇 |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电视脱口秀节目话语体系探究--以《金星秀》为例 | 包韶睿 | 中国地质大学 |
新媒介环境下对节目主持人传播力的再认识 | 苏凡博 |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主流报纸的细节与文化品质理当完美——以2015年第二季度《光明日报》的瑕疵为例 | 曾 铁 | 上海开放大学徐汇分院 |
近五年日本报业发展状况分析 | 王秋旭 | 四川外国语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
基于社会学视野的本土社区报分析 | 尤游 | 上海大学电影学院 |
幕后角力:政务访谈类节目的中的政府媒体关系 -----以上海市“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为例 | 于晶 |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
后殖民社会的记忆政治——台湾媒体 | 张洋,詹佩,解晨枫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传媒学转向: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走向 | 张骋,孙景乐 |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民族团结”:我国民族新闻的主流话语及其存在的问题 | 刘福利 |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
自由讨论与评议 |
分论坛四 新闻生产与传播
时 间: 11月7日16:10-18:0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12
主持人: 郭小安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评议人: 杨 魁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 | 报告人 | 作者单位 |
新闻框架如何漂移:大陆、香港和美国媒体的框架分析 | 杨柳,陈怀林 | 澳门大学传播系 |
政治控制、专业理念与市场经济三重逻辑下的灾难新闻生产 | 陈波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媒体报道框架与程式化的民族风险报道——基于《人民日报》民族风险事件报道的实证研究(2000—2014) | 汤天甜,刘聪 |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救援”与“归因”:中韩沉船事件报道框架差异 | 许瑞仪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新技术应用与新闻生产的形变刍论:对“什么在决定新闻”的再探 | 王贵斌 | 长安大学文传学院 |
移动互联网时代解释性新闻的复兴与创新 | 文卫华 |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
泛传播时代把关人的多语与失语 | 成怡昕 | 中国传媒大学 |
风险的社会放大之后:社会化媒体角色再思考 | 陈实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所 |
中国新闻史教育危机及其思考 | 齐辉 |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新形势下新闻教育的挑战与策略:以中外比较的视角 | 张玉洪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
自由讨论与评议 |
分论坛五 网络舆情传播
时 间: 11月7日14:00-15:5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10
主持人: 齐 辉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评议人: 钟 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 | 报告人 | 作者单位 |
暴力与谣言、价值冲突与特定歧视,唯有理性前路暗淡?——浅析当代中国互联网舆情中的逻辑思维特点 | 张博轩 |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
探析网络舆论的风险生成、演化及消解机制 | 何霞 |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国际舆论研究的延承与流变——基于文章“影响力”的《舆论季刊》研究 | 邹霞 |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网络舆论过激倾向的原因以及良性引导 | 李曼莉,欧阳照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自媒体时代涉军敏感事件炒作应对策略 | 周均 |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化机理研究——以“典型PX项目事件”为例 | 朱利平,田进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神曲”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路径分析——以《小苹果》的走红演变为例 | 张雨涵 |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网络民粹主义的喧哗——“8·12天津港爆炸”网络传播的个案分析 | 王玉龙 | 重庆交通大学 |
地方网络问政平台与区域治理创新:基于“阳光重庆”案例研究 | 李兴亮 |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网络匿名与网络谣言传播的相关分析及对策 | 但午剑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自由讨论与评议 |
分论坛六 媒介使用
时 间: 11月7日16:10-18:0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10
主持人: 孙宜君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评议人: 刘 洪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 | 报告人 | 作者单位 |
网络电视收视质量:基于“媒介使用行为” 的考量 | 李鲤 |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大学生子代及其亲代的微信使用情况与家庭亲密度研究 | 吴翔凌,王梦兰 |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
信息社会经验下媒介时间使用现状研究——基于对微信使用时间与习惯的调查 | 张梦晗 |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微博传播的内容与效果研究——以四个不同定位的微博为例 | 李艳,白杰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网民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以2014年“两会”期间的新浪政务微博为例 | 杨慧珺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媒介使用的碎片化:媒介使用概念与测量的再思考 | 廖圣清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
负面群际接触对群际情绪的影响及群际情绪的多元化体现——以人民网和头条新闻的微博为例 | 原源 | 香港浸会大学 |
新媒体视域下青少年对微信订阅号使用情况调查 | 唐搏 | 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与传播效果研究 ——以中南大学微信平台为例的实证分析 | 黄楚筠 |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
网络辟谣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主体治理行为实证研究 | 曾润喜 |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网络世代的媒介化生存:认知与行动——基于对青年群体的调查分析 | 邢虹文 |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
自由讨论与评议 |
分论坛七 媒介融合
时 间: 11月7日14:00-15:5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06
主持人: 田先红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评议人: 项国雄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 | 报告人 | 作者单位 |
媒介融合场域下城市社区传播演变的动力模式研究 | 姜海,柴子凡 |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
小而美:《城市画报》的媒介融合与创新之路 | 李小勤,牟润润,贡晓静 |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传播系,深圳卫视 |
媒体融合环境下央视社交媒体的作用和局限 | 黄鹂 |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 |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为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的一次尝试——浅论《重庆商报》的多元化发展 | 吕宜梁 |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全媒体时代传统报纸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以2015年《楚天都市报》“全媒体”改版为例 | 陈三玲 | 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媒介生态视角下省会城市广播市场竞争策略探析——以西安电台为例 | 张渤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
传统媒体借势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分析 | 鲁佑文,杨睿 |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
三重视域下的大数据观 | 吕正兵 | 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
基于内容分析的传统媒体微博研究——以《新京报》在天津港“8·12”爆炸中的报道为例 | 王玥 |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公益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研究 | 韩红星,覃玲 |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媒介融合对中国当下消费社会的影响与互动 | 陈茜 |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
自由讨论与评议 |
分论坛八 传播伦理与法治
时 间: 11月7日16:10-18:0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506
主持人: 张小强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 刘卫东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 | 报告人 | 作者单位 |
网络谣言规制体系的构建实施原则和绩效评估指标 | 曾志华 |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 |
基于移动社交媒介的网络隐私风险现状研究 | 魏来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探析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边界 | 陈茜 |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
网络立法中网络用户法律保护探析 | 庹继光,陈凌琦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
商业诽谤案中的企业法人“公众人物”规则运用初探 | 王锦东 |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网络言论规制中言论自由权利体系的缺陷及其完善——由《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引发的思考 | 杨秀 |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新媒体与舆论监督关系探究 | 余庆华,金红申 |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版自由与民主建构——托克维尔新闻传播思想探析 | 房金环 | 安徽大学文学院 |
瓦解和重塑:基于对公共领域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思考 | 薛阳阳,李南茜 |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场域理论与中国媒介研究 | 张斌 |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
自由讨论与评议 |
圆桌论坛:媒体裂变中的传播学何去何从?
时 间: 11月8日9:00-10:2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国际会议厅
(全体参会代表出席,欢迎提问互动)
主持人 | |
何 舟 |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主任 |
特邀嘉宾 | |
陈怀林 | 澳门大学传播系副教授 |
石义彬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
戴元光 | 上海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 |
蒋晓丽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
钟 瑛 |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
段京肃 |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
许正林 |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
刘卫东 |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
大会交流与闭幕式
时 间: 11月8日10:40-12:00 地 点: 重庆大学A校区国际会议厅
大会交流 | ||
主持人: 段京肃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金陵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 | ||
10:40-11:40 | 小组总结报告 | 各专题/分论坛代表 |
闭幕式 | ||
主持人: 陈怀林 澳门大学传播系副教授 | ||
11:40-12:00 | 致辞 | 戴元光 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传播学分委会会长 |
致辞 | 下年度承办方代表 | |
致谢 | 董天策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
本次论坛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此次会议能成为一个新闻传播研究交流的良好平台,各位参会者能在积极的讨论中有所收获。
预祝您参会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