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团队新闻 > 团队采风 > 正文

曾润喜老师就青少年新媒体问题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发布:2018-08-06  来源:本站作者:本站  阅读:

  • 孩子科学上网 六成家长没把握

    南都“万人调查”发现问题,学者、医生表示教育得法上网还是有好处,近视也不会成为暑假病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8年08月06日                        版次:GA02            作者:李玲                  

           

        每到暑假,或许不少家庭都会上演这样的“大战”:孩子像脱缰的野马,没日没夜对着电脑上网,看不惯的父母把家里的网络断了,试图没收手机,但仍无济于事。在这场大人与小孩关于网络的对峙中,互不理解的双方最终闹得很不愉快。究竟如何引导孩子健康上网,一些家长对此感到困惑和焦虑。

        

    近日,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中心发起《暑期让孩子科学上网,你有把握吗?》的热点讨论,截至8月3日19点,共有11659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7729人表示没把握,占比达到66 .3%。

        游戏暑假

        一阻止小孩玩游戏马上变脸

        今年暑假,来自江苏无锡的王女士给13岁的儿子报了培训班。为了方便联络,她给儿子配了手机。很快,王女士发现孩子不上课不写作业的时候,基本手机不离手,孩子和同学有个游戏交流群,后来被老师发现群名悄悄改为“学术交流群”。“每次他玩久了,我一阻止马上变脸,过几个小时才能风平浪静。”

        其实每到假期,和王女士有相同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近日,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中心发起《暑期让孩子科学上网,你有把握吗?》的热点讨论,截至8月3日19点,共有11659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7729人表示没把握,占比达到66 .3%,仅有3930人持肯定态度。

        有把握者认为,平时已和孩子约定好上网时间,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强,加上玩游戏的时候家长在身边,所以很放心。还有人表示,有赖于现在很多游戏推出的防沉迷系统,小朋友玩几个小时就会被迫下线。据南都记者了解,在文化部的指导下,国内多家游戏厂商业推出了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以目前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社区腾讯为例,2017年初,腾讯游戏上线了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绑定孩子的游戏帐号,设置游戏时段、一键禁玩等操作。今年6月,腾讯还在国内首次推出针对未成年人游戏消费的提醒服务。当发现疑似未成年人账户在30天内任意时段动态累计消费达300元时,将联系其支付账户所有人进行提醒确认。

        南都记者从腾讯方面了解到的数据显示,成长守护平台上线一年来,已服务约420万用户,受成长守护平台保护的未成年人,相比未受保护前一个月平均游戏时长下降25%,充值额度最高下降37%。

        而另一方,超过六成的家长表示,对暑假让孩子科学上网毫无信心。有家长留言,“完全没把握,暑假就孩子一个人在家,家长不可能时时陪伴,估计一天到晚,孩子就泡在网上了。”由此带来的明显变化是,不少家长反映每到暑假孩子的近视度数不断上涨。福建泉州一小学校老师阿文,阿文教的三年级一个班54人,将近一半人手一部。这两天询问班上的学生暑假安排,有人过得很充实,有人一天到晚就捧着手机,作业也不写了。“仔细想想,家长管不住孩子上网,其实挺可怕的,但在放假期间,老师也没有办法了。”阿文说。

        不良信息

        网络上的软色情信息让家长担忧

        南都记者注意到,除了担心孩子沉迷游戏,一些家长对孩子上网的忧虑也来自网络上充斥着的各种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在上述发起的投票讨论中,有受访者称,看到有文章曝光网络软色情正在包围未成年人,而暑假期间又不能一天都盯着孩子,令人担忧!

        不久前,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中心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报告》。报告对100款App进行测评后发现,软色情、暴力元素在部分A P P中普遍存在,轻易就能搜出和小学生有关的色情图片,如未成年人接吻图集等。此外,八成应用没有对未成年人设限。绝大多数A P P的家长同意机制形同虚设,未成年人毫不费力就能获得新的身份,进入原本“少儿不宜”的虚拟天地。

        重庆大学青少年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曾润喜告诉南都记者,00后和10后是与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代,青少年上网本身无可厚非。但是长时间上网,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时间,会发生浅阅读行为,也可能影响视力。如果打不良游戏或者看不良网站,更会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危害。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寓教于乐的功能游戏。所谓“功能游戏”,是指以解决现实社会和行业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品类,与传统娱乐型的游戏产品有所区分,如《榫接卯和》,是一款以中国传统工艺榫卯为主题的科普产品,《微积历险记》则是一款将游戏与数学充分结合的3D解密游戏。

        近视问题

        每天2小时接触自然光线 能有效避免近视

        另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暑假担心小孩近视的问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副主任医师王建勋告诉南都记者,小孩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如果暑期不能正确用眼,无节制地接触电子产品,那在经历了一个暑假后就容易加入“近视眼大军”。

        王建勋表示,2岁以下的孩子尽量避免接触电子产品,2-6岁的孩子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6岁以上的孩子单次不宜超过3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

        他建议,家长可以先了解孩子目前的屈光状态,带他们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如果孩子的屈光状态只剩下很少的生理性远视,那么容易引起近视。此外还应注意户外活动,科学研究证实,对于东亚地区近视高发国家的人群,每天2小时接触自然光线,能够有效的避免近视发生.王建勋补充道,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阅读,在阅读时间超过45分钟后应进行眺目远望,切忌侧着躺着看书。

        如何科学上网?

        多陪伴多沟通 约定上网时间

        伴随互联网成长的00后和10后被称为“数字原住民”,对网络有着亲近感,一味地阻止孩子上网,似乎不太现实。

        曾润喜表示,最大的难点在于家长孩子难以形成共识。家长认为孩子上网是不好的事情,孩子则坚持不让上网是家长在粗暴干涉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矛盾一直存在。

        网络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在从事信息安全研究的赵锐看来,网络对于教育的意义大于风险。只是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人们对网络风险的识别能力,这让很多家长和小孩无所适从。

        赵锐也是一名家长,女儿正读二年级。暑假他和女儿约定,每天健身、完成作业,可在午休后玩半小时iP ad。玩的时候必须设置闹钟按时停止,如果严格执行计划有奖励,否则就要接受处罚。

        南都记者注意到,不少人家长表示,暑假不上网,也没有好的替代方案,孩子没什么好玩的去处,且出去玩感觉更危险。

        对此赵锐想出的办法是,特地买了女儿喜欢的仓鼠和鱼,让她平时空下来照顾小动物,并引导孩子观察写有关小动物的文章和诗词。“关键还是要多陪伴孩子多沟通。”赵锐告诉南都记者,孩子没有辨别网上信息的能力,就容易遭到恶意网友侵扰,等她有了辨别能力就可以放手了。

        曾润喜建议,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让孩子有节制地上网。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带好头给孩子作出好的示范,不能整天沉浸网络或者打牌。

        粗暴制止

        不可取

        在腾云智库编译的一份名为《写给家长的游戏指南》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正在玩的游戏一无所知,也从没设定过具体限制,然后突然就让他们放下正玩得高兴的iPad游戏是一种鲁莽的行为。因为此时孩子在玩游戏是已接收到了大量神经刺激,从而使脑部多巴胺分泌水平升高。这种粗暴制止的管控方式会让家长失去孩子的信任与认可,而且一旦失去就很难重新建立。

        上述指南建议,家长应该在家中制定规则和限制,比如可以从孩子正在玩的游戏以及设备进行管控,设置家长监护功能,防止他们观看或下载不当内容。同时可以和孩子约定在特定的区域上网或玩游戏,地点最好是厨房、客厅等公共空间便于家长监护,并且家长应多陪伴孩子,尽量待在该区域。

        对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的家长,指南建议,同个班级或住得近的家长可建立互助组织,分时段负责带领孩子们玩耍,并通过组建“足球队”“读书会”等兴趣小组替代电子游戏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采写: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玲


上一篇:曾润喜:新媒体事件对政府注意力分配的影响    下一篇:曾润喜老师当选计算传播学会首届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