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团队新闻 > 团队采风 > 正文

曾润喜老师在2016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讲学

发布:2016-07-16  来源:本站作者:本站  阅读:
  • 讲习班第六讲 曾润喜:政策过程、议程设置与政策传播

    2016-07-13 23:16:50     作者:文佑元     摄影:杨翠悦

    7月12日下午,2016重庆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第二期)第六讲在重庆大学A校区主教学楼三楼报告厅开讲。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曾润喜研究员以“政策过程、议程设置与政策传播为主题与学员进行了学术分享,新闻学院李金正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

    (曾润喜研究员讲课中)

    (新闻学院李金正老师主持)

    曾润喜研究员首先解释了公共决策的含义,以及政府、媒体、政体等不同主体对公共政策决策的影响。对于公共政策研究的意义,曾润喜研究员总结说:“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被长期忽略的环节。它主要研究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以及其他政策利益相关者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及其重要性。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事情。”

    在对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正式制度安排的剖析中,曾润喜研究员围绕“两个常识性结论”展开了阐述。

    (讲座现场)

    面对公共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曾润喜研究员指出:“电子决策剧场成为科学民主决策的需要。”他介绍了决策剧场的结构、技术功能和特点。同时,他认为电子剧场的数据收集、决策模型的积累、案例的丰富与深入的分析、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这些环节都十分耗时耗力。

    曾润喜研究员表示,随着互联网的普遍运用,议程设置主要关注媒介议程与公共议程,政策议程三者的关系。关于议程设置,他又提出一个概念:“多源流模型”,即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以及政治源流。随后曾润喜研究员总结,“议程实际上是一个议题的清单。”然而,“公众议题的重要性排序与政府对议题重要性排序不一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第一,可能公众只从自身出发,从通盘考虑大局;第二,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制度化建设走在了制度化参与的前面。”最后曾润喜研究员总结如何解决议题鸿沟:第一,政府需要科学的界定一个问题;第二关于政策垄断的问题。

    讲座临近结尾,曾润喜研究员引用政治传播与政策传播的两个概念,总结道:“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最后,曾润喜研究员回答了学员关于如何缩减权力距、如何看待武汉填湖决策、如何看待政府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社会决策多元主体参与等问题。

上一篇:硕士生魏冯在《南方周末》发表头版头条    下一篇:曾润喜老师就“双一流”接受《南方周末》采访